基本介紹
汎德永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於1979年,經營豪華進口車品牌BMW、MINI、PORSCHE汽車經銷買賣及售後維修保養業務。1980年便首度引進PORSCHE(保時捷),2001年引進MINI個性化小車。
目前全台共4個主要經銷點:台北汎德(BMW & MINI)、台北保時捷中心、桃園保時捷中心、台中汎德(BMW & MINI)、台中保時捷中心、台南汎德(BMW)、高雄汎德(BMW)、高雄保時捷中心。
股權與經營層

汎德永業的大股東,持股比例從2021年3月份的77%增加到78%之後,就幾乎沒有變動過了。董監持股比例也在較高的水位,佔35%。從大股東和董監持股來看,向心力很足夠,對公司經營而言是好事一件。
產品分析
公司的產品非常單純,就是高級進口車的買賣總代理以及維修售後服務,佔整體營收比例如下圖。

我相信應該只有少數的人不認識它們家賣的車款吧?
真的不認識也沒關係,等下看到下面的圖片應該也就可以喚起你的記憶了,這幾款高級進口車,在台灣的能見度不低,因為一台BMW也就3-400萬、一台Porsche也就6-700萬而已,很好入手………
所以也可以算是生活選股,只要在路上看到越多這些車款,就可以合理推測汎德永業的業績在當時應該是變好的趨勢。

Porsche的車款系列大致如下:


汎德永業販售的BMW車款如下表所示。


圖7:MINI/官網

圖8:汎德永業販售之MINI系列車款/2021年報
看完以上照片,是否您也要去牽一台了呢?反正很好入手……
車款的營收比重

表1:汎德永業車款營收比重/2022年第3季財報/財學爸製表
Mini的銷售台數,在2022年前3季僅賣出139台(資料來源:7-Car),以平均130~140萬的價格來計算,Mini的營收就2000萬,佔0.06%總營收而已,所以基本上BMW佔6成、Porsche佔4成的總營收。
財務分析
營收狀況

圖9:汎德永業營收狀況/各年財報/財學爸製圖
汎德永業的營收在2018年的時候落在最低點,整體上賣輸給賓士、福斯、Lexus,2018年之後,因為進口了比較完整的休旅車系,更加符合台灣人近幾年的用車習慣,因此營收開始年年成長。
2022年11月的營收來到406億元,年成長4.44%。通常年底是車廠拼業績的時候,因此12月有機會再拼一波營收成長,所以整年營收有機會突破440億。
獲利狀況

圖 10:汎德永業獲利狀況/各年財報/財學爸製圖
汎德永業的獲利能力基本上屬於平穩不刺激,畢竟是代理商,賺買賣價差的獲利率本來就很薄,算是這個行業的特性。除了2018和2019兩年的稅後淨利率比較差之外,歷年來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,而穩定本身也就算一件好事,若要長期投資的話,也會先尋求長期穩定的標的。
2022年的全年營收,假設在440億,毛利率維持在12%的話,且沒有做增資的話,EPS有機會來到16元,比2021年的EPS 15.4成長,並且汎德永業已經連續8年都賺超過1個股本。
不錯的現金殖利率
汎德永業歷年的股利發放率在8成左右,所以2023年的可以發放的股利差不多在12.8元,以今天(12/14)的股價216元來計算,現金殖利率為5.9%。
經營能力
存貨狀況
最近爆發了巨大(9921)的延票風波,起因自行車飆高的庫存問題,巨大在去庫存的過程當中,也要求供應商延後付款期限,讓市場產生巨大有現金流問題的疑慮!去庫存的問題,在2022年下半場以及2023年上半場,勢必會是許多廠商頭痛的問題。
但汎德永業目前沒有這種問題,因為前2年的車用晶片缺貨,導致很多車廠沒有辦法順利生產,因此延後了非常多的新車訂單。
目前車用晶片的供應開始得到緩解,不論是BMW、賓士這些大廠的出貨也開始比較順暢,因此汎德永業在2022年11月份的時候,營收可以有年成長12%的不錯成績,從財報數字(下圖)也可以看出並沒有存貨上的問題,因為不論是存貨佔營收比例,或是平均銷貨日數都沒有惡化的跡象,2022第3季的平均銷貨日數,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9天。

圖 11:汎德永業存貨狀況/各年財報/財學爸製圖
現金週轉日數

圖 12:汎德永業經營能力狀況/各年財報/財學爸製圖
汎德永業基本上是賣車收現的公司,大客戶切票、刷卡、付現買車,所以應收帳款大約都在2個禮拜以內就回收了,也因此讓現金週轉日數也都保持在1~1.5個月上下,整體經營能力是十分穩健的。
現金創造能力

圖 13:汎德永業現金能力/各年財報/財學爸製圖
上面說到汎德永業回收現金的速度快,因此應該是滿手現金。也果不其然,從上圖也可以看到,每股營業現金從2019開始,都大於每股盈餘(EPS)很多,含金量非常高,現金部位在2022年第3季,也來到歷史高點的66.4億。
所以身為汎德永業的股東,不需要太擔心發不出現金股利的問題。
綜合想法
投資亮點
- 連續8年獲利皆超過1個股本!
- 以目前210多元的股價計算,現金殖利率將近6%。
- 電動車長期趨勢看好。
投資風險
- 車市受景氣影響大。
- 台灣汽車內需市場成長有限。
- 豪華房車在台灣競爭日益激烈。
如果我的分析有幫助到你,邀請你來追蹤我的FB(連結),喜歡的話也可以按個讚,當做給我的鼓勵喔!
另外,以上的分析皆為研究分享性質,並無任何個股的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都有風險,預估都有誤差,投資人需要謹慎選擇標的喔!
老樣子,我們不敬禮解散!